第四百二十七章拔了头筹-《红楼天骄》
第(2/3)页
她们也想早点怀孕,奈何天不从人愿,虽然没少忙活,至今也没有半点动静。
平儿的心情还是很好的,好好安抚了她一下,一起吃了顿晚饭,算是为平儿庆祝了一回。
饭后,贾琮把林黛玉送回了潇湘馆,又留下陪了她一会。见贾琮老是看着自己,林黛玉道:“你看什么呢?”贾琮笑道:“自然是看你了,这越看越好看,越看越喜欢,都摘不下眼来了。”林黛玉翻了个白眼,道:“说实话。”贾琮嘻嘻一笑道:“好吧,我看你有没有不高兴。”林黛玉
“哼”了一声道:“我是那么小气的人吗?我可没有不高兴,平儿跟了你那么多年,帮你打理家业,可是功劳不小,她能够怀孕,我也替她高兴,你不用来试探我了。”贾琮道:“听你这么说,我也就放心了,其实我是不想太早要孩子的,想等我们成亲之后再要,只是这种事情,我也无法完全控制,这只能说是天意了。”林黛玉道:“琮哥哥,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嫡长子,我倒并不是太在意,你也不要想太多了。再说,我的年龄也不大,就算我们明年成亲了,也是觉得有点小呢。我也不想太早要孩子,我还想多陪你几年呢,要是有了孩子,陪你的时间可就少了。”林黛玉一边喃喃的说着,一边将头靠在了贾琮的肩膀上。
贾琮伸手楼主了她的小蛮腰,轻轻的道:“我也是这个想法,不想你太早要孩子,那样对你也是一个负担,就让那些年纪大的先生吧,等你到了她们那个年纪,我们再生也不迟。一般人家,都是觉得嫡长子容易接管家业,所以才特别在乎,争来斗去的,都是为了家产。我们家就不一样了,最不缺的就是钱财、银两,哪怕是拆分出五六个国公府,也绰绰有余,完全不用担心家产的问题。”林黛玉道:“琮哥哥,你现在就想着给孩子们分家吗?不想让他们都围在你身边吗?”贾琮道:“咱们家里钱太多了,我在的话,就算有人眼红,也不敢如何,万一我不在了,后辈之中再没有太强势的人震慑,难保不会被人觊觎,那样的话,是祸非福。好些人为了钱财,什么事都能够做得出来的,将孩子们分散开来,也免得被人给一锅端了,连个后都留不下。到时候我会把一半人,安排在济州岛,那里就作为我们家族的大本营,宁国府就是明面上的族地。”林黛玉道:“你这个想法到也不错,很稳妥,就是有点太小心了,感觉你好像没有安全感似的,琮哥哥,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。”贾琮道:“小心无大过,我只能尽力给他们安排好后路,我死之后就管不到他们了,也只能拿听天由命了。你读书多,也看过史记,应该知道伴君如伴虎,可不能掉以轻心。”林黛玉翻了个白眼道:“琮哥哥,你还不到二十岁呢,就老把死字挂在嘴边,我们都还没成亲呢,说多了你不觉得晦气吗?”贾琮笑道:“好吧不说了,要不说说我今晚留下来陪你的事情?”
“呸,你想得美,赶紧回去陪你的孩子去吧。”听到贾琮的话,林黛玉吓了一跳。
她虽然很想贾琮能留下来陪她,可是也怕贾琮控制不住,对自己用强。
面对贾琮,她是真的没有太大的抵抗力,可不敢留下贾琮,只能狠心的把他赶走。
起身把贾琮推出了房外,然后把门关上。贾琮一脸苦笑,自然也不会为难她,冲着屋里喊道:“林妹妹,早点睡吧,我先回去了。”
“嗯,知道了。”······回到宁国府,屋里的人也都散的差不多了。
平儿还在和鸳鸯、袭人、香菱等人说话,见贾琮回来,连忙起身帮他脱去了外衣。
香菱噘着嘴道:“爷,我也想要小宝宝了。”贾琮捏了捏她的小脸,笑道:“我们不是一直在努力吗,不要着急,很快就轮到你了。”见鸳鸯和袭人也看着自己,摇头苦笑道:“别光看我,我们也没少忙活不是,慢慢都会有的,要有点耐心才行。”平儿看几人的样子,
“噗嗤”一声笑了出来。鸳鸯白了平儿一眼,没好气的道:“平儿,你这个小蹄子,都让你拔了头筹了,你还在那里笑话我们,信不信我们一起收拾你啊?”平儿道:“怕了你了,我也没说什么,你跟在爷身边,近水楼台,以后勤忙活着点不就行了。”袭人道:“也没少忙活啊,怎么就没动静呢?平儿,把你的经验给我们介绍介绍,我们会记你的好的。”鸳鸯也道:“平儿,快把你怀孕的经验,跟我们分享一下。”平儿无语的道:“哪有什么经验,我自己都不知道,要不是念慈给我号脉,我到现在还不知道呢。”贾琮道:“在你们排软期前后行房,受孕几率是最大的,你们可以试试。”平儿站起身来道:“我回去了,你们继续努力吧。”贾琮道:“慢慢来,不急,今晚我去平儿屋里,陪陪这位大功臣。”鸳鸯道:“可省省吧,都怀孕了,就别再折腾了,小心伤了孩子。”平儿笑道:“爷,你还是留下吧,继续折腾她们吧,我现在可伺候不了你了。”贾琮道:“没事,我就去陪陪你,什么都不做。”鸳鸯道:“那我也跟着,去看着你们,免得你们胡来。”贾琮也没有拒绝,三个人便一起去了平儿的院子,躺在一起说着悄悄话,倒也真的没有做什么。
······第二天,平而怀孕的消息,就传到了园子里。众姐妹全都来到了宁国府,给平儿道喜,连李纨和妙玉都来了。
一时间,贾琮的院子里,欢声笑语,热闹非常。既然都来了,贾琮顺便做了个东道,吩咐厨房安排酒宴,让众人在宁国府玩闹了一天。
第三天,消息就传到了荣国府,传入贾母耳中。贾母让人把贾琮叫了过去,好生询问了一番,得到了确定的答桉后,也是高兴不已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