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一场及时雨-《桃源山庄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如此一来。

    秦店长只能降一波急雨,很快就会云消日出。

    “张先生,不说别的了,我们还是赶紧找个地方避雨吧。”

    明曌也没想通眼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尤其张晓天表现出来,对此也是毫不知情的样子不像是装的。

    他也只能留到事后再去让人查证是怎么回事。

    一行三人朝着一幢破旧的小木屋走了过去。

    沙沙沙……

    密密的雨线从天上挂到地面上。

    给被烈日暴晒了上百天的山头增沫了一抹亮色。

    枯黄的杂草受到雨水的滋润变得绿油油的,地面早已断流的溪流,正不断的积蓄着生命的源泉。

    一些平时里不喜欢淋雨的鸟雀,此时都高兴的在雨线中扑腾着翅膀。

    山间尽是动物们兴奋的欢叫声。

    “这真是一场及时雨。”

    明曌发自内心的感慨着。

    “是啊,呆在城里,持续干旱只会觉得热,但呆在这看老天爷脾气过活的山里,就知道雨水有多么重要。”

    张晓天忽然想到了林海的事,讽刺一笑。

    “偏偏许多人觉得旱灾还是洪涝,大环境的变化和小我没有关系,比如我认识一些人,就为了自己的利益,毁坏了至少上百万亩的森林和山地,他们的所做所为就会改变当地的环境,而毁灭容易建设难,想要恢复到原来的样子,还不知道要努力多少年。”

    他没有明说。

    但说的和听的都知道,这些人,就是林海的人。

    “从破坏环境的角度来说,这些人确实大错特错,但是,有时候毁灭一种东西,不一定是坏事,也不一定需要恢复到原来的样子,比如,张先生你点泉眼、凿水洞,改变了种植区原本的环境,结果引来了降雨,还增加了灌溉用的流水,这不就是挺好的结果?”

    明曌忍不住暗戳戳的反驳着张晓天的观点。

    借机向张晓天灌输着“遇事要懂得变通”的想法。

    张晓天沉吟片刻,一时间也无法反驳明曌的话。

    “就事论事,有些改变确实是好的,而有些未知的改变,我觉得还是要了解清楚再做决定。”

    张晓天举了个例子。

    “就比如你刚才说的种植区的事,明氏药材想要做出改变,增加了这个新项目,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,哪怕遇山开山,缺水运水,能不能有丰厚的收获也不是绝对的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