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不遂人愿-《大明建昌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金琦瞪大眼道:“爷,您这是……怎么说的?出了事,小的们可担待不起。”

    “你可以派人暗中尾随,等真打起来,你再出来教训那些不开眼的,不就行了?”张延龄提醒。

    金琦琢磨了一下,愣是没琢磨懂。

    收地不应该是以和为贵最好吗?为什么非要打架?难道说这位建昌伯真是手痒非要跟人打架才过瘾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东阳府。

    日落黄昏时,李东阳回到家,白昂已经在府上等了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“宾之,你可算回来了,我有事要找你。”白昂见到李东阳后,一脸热切。

    李东阳自然知道白昂是因何而来,这两天朝堂上,朱祐樘不断在追问刑部和大理寺有关案情的进展,白昂和王霁都是支支吾吾,完全说不出个所以然。

    李东阳道:“白老,您不赶紧把李士实的案子查清,还有闲暇到我这里来?”

    白昂叹道:“还不是因为那案子,完全没头绪……没辙,只能问问你的意见,你一向足智多谋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。”

    李东阳脸色不太好,有困难想起我?

    “就没审讯李士实?锦衣卫和京团营那边没问?查案相关的人等呢?”李东阳给出一点建议,大概的意思是,有关案子的事你去问涉案人等,你来问我算什么意思?

    白昂无奈道:“能问的都问过,只是事情最关键的人物,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韩亭人尚且在江南,南刑部和南大理寺那边已调人去问卷宗,估计还要一段时间……李士实那边也问过,据说是不吃不喝,能用的刑罚都用过了,打死都不肯招供……”

    白昂实在是苦无良策。

    明面上能查的,完全都查了,果然是如张延龄之前在朝堂上所说,案子到此基本已经难以为继。

    张延龄近乎是在案子最棘手的时候,撂挑子不干了。

    李东阳道:“就没有怀疑到,幕后元凶到底是谁?”

    白昂道:“要说没有,也不可能,李士实跟宁王府的人……一向有来往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顺着这线索往下查。”李东阳不耐烦道。

    “但也毫无头绪,宁王府被裁撤护卫之后,虽在地方上也有不法之事发生,但其口碑还不错,江赣地方上多年未有参奏,再者如今的宁王垂垂老矣,又有病在身,之前菊潭郡主到京师来不就是为了求药?说是其侵吞朝廷钱粮,总要有线索才行,难道去江西追查是否有秘密的银库和粮库?”

    白昂愁容满面。

    李东阳大概听清楚,他皱眉道:“白老,就问你一句,你如实回答我,若是没有建昌伯,就以现在的线索,你们是否会把此案查到李士实头上?”

    白昂被问得一怔。

    他在沉默半晌之后,还是很实在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这意思是,要不是张延龄的话,就算是刑部和大理寺以现在拿到的线索,都不可能往李士实头上查,更别说是把李士实的小金库给端了,再去查背后元凶是谁。

    李东阳没好气道:“感情要不是他,这案子其实早就石沉大海,所谓的山东亏空只是找几个替罪羊出来顶缸,事也就不了了之?”

    “不能这么说……”白昂不想承认这一点。

    那不等于是承认,三法司根本连张延龄都不如?

    李东阳道:“既然案子无头绪,那不如就跟陛下如实直言,实在不行再把他找回来,不丢人。”

    白昂苦笑道:“宾之你也不能说丧气话,此案还是有线索的,至少方向是知道,跟宁王有关,若是能找到线索的话……”

    李东阳叹道:“我这里可没有丝毫线索,再或者宁王有谋逆之心,应该会收拢在京的官员,不如从这个方向下手?”

    “对,对,有道理,老朽这就去。”

    白昂也看出李东阳并无心帮他查案,他作为年长之人,又是刑部尚书,如此不受待见他也不能死赖着不走。

    难得他找个台阶下,便起身告辞离开。
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