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平十八路诸侯叛乱。 驱赶楼兰。 派兵讨伐黄巾贼。 镇压燕王叛乱。 这一件件,可都是丰功伟业,普通的将领,若是完成其中一件,都是不小的功绩,可陈墨却完成了这么多件。 且这么多件,都是以少胜多的案例。 种种,也将他大宋第一战神的名号牢牢的稳固住了。 可是,另外一件事情就来了。 陈墨驱逐外族,收复北地后,被封为了镇南王。 如今冀州平定,燕王叛乱也被镇压,该如何封赏? 他已经是王了,封无可封了,再往上,就是皇了。 众人意识到,改朝换代的时候要来了。 其实在陈墨封王之后,就要陈墨要取赵氏而代之的传言,只是当时国内叛乱太多,就不了了之。 如今国内最大的两个叛乱都已解决,剩下的那些小叛乱,都不足为惧。 大宋皇朝如今有一大半落入了陈墨的手中,没了外乱,也没有了内扰,正是改天换地的时候。 ... 就在所有人期待陈墨出手的时候,朝廷的诏令下来了,对还剩下的赵氏藩王进行削藩,为了杀鸡儆猴,首先就拿丰州,也就是丰王做了榜样。 有了前车之鉴,剩下的藩王哪敢不从,朝廷要他们怎么做,他们就怎么做,还说之前与燕王的事,都是燕王逼迫他们的。 削藩刚进行着,新的诏令又下来了,太后主张开始新的吏治。 放宽地方上权利,允许就地取士,提高衙门的小吏待遇,原本衙门中的小吏地位很低,被官员所看不起,如今也有一套套正规选拔的测验和筛取机制,俸禄由吏部统一制定。 裁剪半数以上衙门,权责分明,只要是有一项权利,都得担起这个责任,一旦出了纰漏差错,可以轻易追查到个人。 以往的闲散官吏,尽皆裁撤,听候派遣。 受灾情或叛乱影响的地区,可依照情况,酌情减免一到三年的赋税。 这都是对一些底层人士的政策,而大宋皇朝,最多的就是底层人士,此诏令发布,引起一片叫好。 ... 汴梁城。 北风中渐渐带了些许雪花。 城门口,陈墨携文武百官,恭迎长公主的平叛军凯旋而归。 不知是多日未见的想念,还是危机解决的激动,长公主一见到陈墨,便是翻身下马,一把扑进了陈墨的怀中,引起文武百官哗然一片。 陈墨也是一愣。 第(2/3)页